Journal of Accounting Review

管理會計終身貢獻獎得主-政治大學吳安妮講座教授 專訪



前言

秉持著「知行合一」的信念,堅信「理論」必須落實於「實務」,吳安妮講座教授建構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 」與「作業價值管理(AVM)」,迄今已發表75篇論文於中英文學術期刊、185篇實務面的文章、6本書籍、8個教學個案,擁有6項商標和專利,11個IT產品,擔任7本國際期刊編輯委員等,其中多篇論文刊登在國際頂級期刊,例如:《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 TAR)、《策略管理雜誌》(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資訊系統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SR)等期刊,研究成果豐碩。

吳講座教授的學術研究成果對管理會計學術發展影響深遠,且對產業界具有重大貢獻,因而榮獲美國會計學會(AAA)的三大獎項:第50屆「所有會計領域」之《傑出會計教育家獎》、第20屆「管理會計領域」之《管理會計終身貢獻獎》、及第32屆「國際會計領域」之《傑出國際會計教育家獎》,最難能可貴的是吳講座教授獨步全球,為唯一獲得此三大殊榮的學者。而這無上殊榮皆奠基於吳安妮講座教授這三十六年來的辛勤耕耘,這位名列全球百大的管理會計菁英,是如何邁進管理會計界的最高殿堂呢?
 


管理會計的特殊性與投身管理會計的機緣

吳安妮教授簡要概述管理會計的定義:「就是管理加會計。」並表示管理會計有別於一般管理,一般管理著重經營管理,而管理會計則是將管理和會計加以結合。長年投身該領域,吳教授發現管理會計特殊之處在於可以將管理的資訊,例如R&D管理的資訊與會計資訊結合一體。她進一步解說道,會計為產生「結果」的資訊,管理則是產生「原因」的資訊,舉例來說,在研發管理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原因資訊」,如「研發時間」及「研發品質」等資訊,若將研發管理與會計進行結合,那麼就能將研發的「原因資訊」與研發產生之「結果資訊」,包括「收入」、「成本」、「利潤」,甚至長期創造之「價值」等資訊結合一體。綜觀上述,管理會計的特色即是將「整體價值鏈管理」的投入、營運、產出與結果及價值資訊整合一體。

談及與管會的相識,吳教授表示,這機緣要追溯至童年,在深山長大的她當時就體會到「成本」的重要性。7歲那年,她到梅子園打工,一個梅園其實就是一個微型企業,企業成員只有企業主與妻子,他們投入資金,雇用工人摘梅子,然後外銷日本。由於雇工多達數十人,必須支付不少的工資,年幼的她不禁擔心梅園老闆會賺不到錢,「成本」與「利潤」概念的種子自此悄悄萌芽。 
 


為何投注心力於管理會計研究

吳教授在大學讀的是「經濟學系」,學習到經濟學的投入及產出關係之「生產力」課題。當時她利用課餘時間打工,也因此對於微型企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發現微型企業的企業主通常會要求員工從事多樣化的工作,吳教授以自身的經驗舉例說明:「當時我的工作主要有二種,一是記帳,另一個是保管現金。」在工作當中,她發現出貨的款項還沒收到現金,但帳上就要記錄收入,因而導致「現金帳」和「會計帳」數字的不一致。
吳教授於「中山大學企研所」攻讀碩士期間,深刻體認到管理學界的五管,亦即行銷管理、生產與作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研發管理,必須加上管理會計,企業才能將投入、營運、產出及收入、成本、利潤與價值緊密地結合一體。於是她下定決心投身管理會計的研究,為此大量閱讀管理會計的相關文獻。1986年,吳教授赴美留學,發現管理會計的分析性模型(Analytical Model)相當風行,這與中山大學企研所「劉維琪校長」所教導的內容大致相同,於是抱持著突破的想法,她不斷地嘗試,努力去找出管理會計的新方向。
童年和大學時代的打工經驗,引發了吳教授對「成本及利潤」議題的濃厚興趣,致力鑽研相關領域,因此接觸到哈佛大學之Kaplan及Cooper教授所發展的作業基礎成本管理(ABCM),專注探討成本與利潤的議題時,眼睛為之一亮。ABCM以「作業」為細胞,透過作業把成本動因及成本與利潤資訊結合一體,於是吳教授決定撰寫管理會計相關的博士論文,然而考驗重重,最重要的關鍵是美國各大學都沒有管理會計「資料庫」,因而只好改寫與管理會計較有關係的財務會計之論文題目:Management Forecast,內容涵蓋forecasting for sales及forecasting for cost。
1990年,吳教授學成歸國,於「政治大學」任教。吳教授抱持「知行合一」的信念,堅信「理論」必須落實在「實務」上,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希望透過協助企業界產生效益,進而產生數據,一點一滴地建立「管理會計」的資料庫。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將ABCM帶進產業界,吳教授義務為企業量身設計ABCM制度,進行田野研究,而企業唯一的回報就是提供數據作為她學術研究之用。
 


確信台灣的管理會計有機會推廣至全世界的學術界與實務界

吳教授表示,有兩個信念一直推動著她勇往直前。首先是她長期投入的宗教信仰,信仰無國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透過信仰利己又利他。第二個信念則是碩士班指導教授劉維琪校長所指明的方向,吳教授回國後立即向劉校長請教,該如何規劃未來的人生及成為一位好學者,劉校長諄諄教誨,指出要做到兩件事:第一,專心投入研究,第二,必須有使命感,因為身為學者,尤其是研究型的學者,專心做好研究是不夠的,必須擁有使命感,立誓透過自己的研究將影響力擴及全世界。那麼該如何落實這兩件事呢?劉校長點出明確的方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國際化」、「差異化」,走出一條與美國或其他國家學者不一樣的學術道路。
吳教授想著,既然世界各地都沒有管理會計數據,何不自己來建立資料庫呢?雖說起步艱難,但在吳教授不屈不撓地努力下,敲開企業的大門,例如:20多年前,協助台積電引進ABCM系統,促進經營績效之成長。台積電的經驗讓吳教授信心滿滿,相信只要讓管會對台灣的產業界做出貢獻,將這些產業累積的數據用於學術研究,就能成功拓展到全世界,屆時不僅全世界會看到台灣的管會,還會採用台灣的管會技術。
在踏實的努力下,吳教授透過ABCM及平衡計分卡(BSC)逐步累積企業界的管會數據。在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有些企業專案負責人隨著專案結束而離開,沒有留下任何數據。即使如此,吳教授依然抱持「正面思考」,感恩這些企業願意採用ABCM,讓自己累積經驗,有所學習和成長。而且藉由每次的學習經驗,領會到要怎麼改進才能更有效益。吳教授說:「唯有看清盲點,改變自己才能往更好、更正確的方向繼續前行。」
吳教授回想在美國留學期間,遭遇無數的挑戰,深刻體驗到:若一輩子都在抱怨,最終只會淪為輸家,毫無成長。吳教授堅定說道:「既然我下定決心要讓台灣的管會走入國際甚至全世界,就完全沒有條件抱怨,只能往前走,“Never Give Up”。」
 


種樹原則深根管理會計

在很多國際的研討會議上,吳教授都會分享自己在台灣經營管理會計的「種樹原則」。何謂種樹?就是率先將自己研究的技術協助企業,例如推動ABCM初期,吳教授會帶著學生到企業,協助企業設計ABCM,這就等於將ABCM的苗種植在企業之中,經過用心澆灌,幼苗逐漸長成大樹。種樹的過程中,吳教授擔當園丁的角色,幫忙澆水施肥,看到樹幹彎曲、傾斜,立刻出手拉直,協助企業發展,讓樹木深深扎根,穩固挺立,結出累累的果實。
吳教授花費心力協助企業實施管理會計,企業往往會問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吳教授總微笑答道:「唯一的代價就是提供企業的數據作為學術研究之用。」 現今,在吳教授的用心耕耘下,百樹成林,果實遍地。
 


發展管理會計體系及研究方向

吳教授指出管理會計最大的困難在於資料匱乏,因此最佳的原則就是要想辦法創造資料。而獲取資料最好的作法就是幫助企業「種樹」,不斷擴展,數據必然會不斷累積。有了數據後,吳教授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身為管會研究者,必須建立「管理會計體系」,甚至要擁有智財權(Intellectual property),才能將台灣的管理會計推上國際舞台,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其實早在就讀中山企研所時,吳教授就一直在尋找管會的體系,但所接觸到的管會都是技術面,例如預算制度、標準成本制度等,各自獨立沒有整合,而有關「整合體系」的課題,不同研究者都有不同的見解。她深切體認到如果想將台灣的管理會計帶進世界,產生影響力的話,建立「體系」乃是重中之重,而且這個體系不僅要對學術界有用,也必須有益於實務界,所以攻讀博士時就不斷思考要如何建構管會的體系。經過30多年深耕,且經歷許多台灣個案的測試後,吳教授終於建構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的體系。
建構iSVMS體系的過程中,運用到BSC時,她發現管理會計不能沒有「策略」。「如果將組織比擬為人體,策略就是大腦,決定所有的行動藍圖」,因此將「策略」列為iSVMS體系之最首要技術。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吳教授意識到台灣的中小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苛考驗,想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永續經營,除了「創新」,別無他法。因此,她發展出SO計分卡協助企業找出「創新策略」,而要執行「創新策略」就需要BSC,然BSC的眾多資訊需依靠ABCM產生出來,同時BSC會引導「策略性智慧資本」之形成及累積,最後, iSVMS的5個子系統會結合一體,個案公司透過這個體系,每天就能自然順利運轉,厚植實力,找出創新前進之路,進而創造出「永續經營」之卓越績效。
又吳教授鑽研30多年,將美國發展的ABCM制度加以創新,涵蓋七大創新,例如:五大作業屬性創新,包括品質、產能、附加價值、顧客服務及ESG屬性,歷經不斷地修正與突破,形成了本土的作業價值管理(AVM)。有感於數位時代來勢洶洶,吳教授秉持創新精神,與資訊廠商合作開發AVM相關的IT系統,並將IT系統引進教學,學生們學會AVM理論後隨即可以上線進行AVM實作,達到「知行合一」教學之目的。同時,AVM的理論及IT系統也適用於企業界,吳教授期盼、也深信AVM的理論及IT系統未來能夠在國際的學術界及產業界發揮影響力。
此外,由於AVM將很多的「原因」與「結果」資訊結合在一起,因而得以進行至少20種「管理決策」的分析。這20種管理決策的分析,包括「策略面」、「營運面」、「政策面」等,讓企業界能夠「精準地」分析,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大大地提升經營績效。吳教授表示,原因與結果整合的資訊適用於各個領域之研究,例如:將R&D原因與結果的資訊整合,可以進行R&D管理方面的學術研究。同樣的,智慧製造的AVM也可以產生很多智慧製造的數據,因而可進行Supply Chain Management與製造管理的研究;而銷售部門的AVM資料,可以進行行銷管理及CRM相關之研究。
除了AVM的IT系統外,吳教授也發展SO計分卡與BSC的IT系統供大學教學及實務界使用,進而累積企業界資訊,這些資訊屬於「質化資訊」。統合AVM的「量化資訊」,加上「質化資訊」,對於學術研究助益良多。一般來說,企業界通常不會長期保存數據,唯有讓公司使用IT系統,蒐集到原因與結果的資訊,學者才能夠藉由累積的長期數據進行長期永續的「學術研究」。
 


iSVMS的適用先後順序

吳教授帶領的iSVMS研究中心每年都會為企業界舉辦AVM體驗營,結束後,研究中心會提供一小時的診斷服務,首要之務即是找出企業當前感到最棘手的問題,以新設立的公司為例,絕對不會馬上遇到成本及利潤的問題,「策略」是首要課題,因此會請企業主先採用SO計分卡及BSC;至於製造業,大多數的企業最為困擾的是「成本問題」,例如工單的成本、產品成本及顧客成本等,因此會請企業主先實施AVM。
又AVM的IT系統有不同版本,第一個推出的版本是如前所述提供學術界教學使用的「AVM教育版本」,第二個版本則是供上市櫃公司使用的「AVM大型版本」,第三個版本為供中小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使用的「AVM中小企業版本」,第四個版本是「智慧製造AVM」,提供給小型、微型的製造業使用,協助這些企業迅速進入智慧製造領域。第五個版本取名「智慧小刀」,是AVM的短小版,只有模組一、模組三及模組四,其特色是可以快速地計算出微型企業,例如麵攤店的成本及利潤。吳教授非常希望能夠協助各縣市在地的小農、小店舖、甚至年輕人回鄉創業,提供他們兩種協助,若是有「創新策略」問題的企業,建議先實施SO計分卡及BSC,如果有「成本及利潤」的問題,則建議使用AVM的智慧小刀或智慧製造AVM。可以說,不論大、中、小及微型企業,都可以藉助iSVMS之各項技術產生效益,且達到「數位轉型」之目的。
總結來說,iSVMS是一個具有邏輯分析架構的整合性體系,適用各種規模的企業,不僅產業界,且還能讓各大學老師從事SO計分卡、平衡計分卡及AVM的「知行合一」教學,培育出企業界需要的管會人才。
 


對於管理會計研究的建議

吳教授的研究成果經常發表在國際頂尖的期刊,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實務」與「研究」的緊密連結,因而無論學術界或產業界都能有所收穫。因為若只有實務,缺乏學術研究層面,成果僅有實務的貢獻,無法對學術界做出貢獻,反之亦然。大學教授終究是以「學術研究」為主,因此吳教授到企業界實地訪查時,都會想盡辦法找出可行的「研究議題」。
那麼該如何從實務當中找出「研究議題」呢? 吳教授表示,其共通點是藉由公司導入SO計分卡、BSC和AVM的過程中看到實務界之痛點方向,進而找到值得研究的議題。她舉自己的第一個案例說明,當時協助一家公司導入BSC和AVM之後,觀察到公司上中下層級的員工若能產生「策略執行共識」的話,績效就會相當亮麗。所以,她與國際合作者以此為議題,站在學術的角度思考,撰寫「策略執行共識度」的相關研究,獲得國際頂級會計期刊青睞刊載。第二個案例則是為一家公司設計BSC之後,從「績效評估」及「獎酬管理」中,發現該公司有「處罰與獎酬並存之資料」,是很多國家沒有的資料,且在學術面是相當有趣的研究議題,於是她與國際合作者從事「處罰與獎酬」結合之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第一名的會計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 (TAR)中,獲得高度關注。
吳教授指出將實務現象轉化為學術研究雖重要,但是具備「有趣」與「攸關性」才是好的研究議題,研究者需要評估與判斷從實務看到的現象對學術界的研究而言,是否「有趣」且具「攸關性」。如果思考的角度不夠深入,議題就不易產生「差異化」及「特色化」,一旦確定議題具備有趣及攸關性之後,即需閱讀不少相關文獻,找出哪些「理論基礎」可以被運用及論述。以她所舉的第一個案例來說,「策略執行共識度」相當有趣,很少被研究者討論,因為以前大部分文獻僅探討高階主管的「策略共識度」,而非高、中及低階主管間的「策略執行共識度」,因而對學術研究具有相當大的攸關性。同樣的,第二個案例長年以來沒有研究者使用數據來證明獎酬和懲罰並存時的重要影響情況,只停留在理論面的「分析性模型」之論述,此議題同時具備有趣與攸關性。
一般來說,實務界通常不會使用學術的語言,只關注實務的內容及現象。所以對研究者而言,需要懂得實務的語言加上學術的頭腦,吳教授就是最好的典範,以專長的領域協助企業界實施管會制度,進而看到研究議題的重點,將實務現象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不僅對學術界且對實務界產生貢獻。
吳教授在「績效評估」、「獎酬機制」與「智慧資本」皆有優異的研究表現,吳教授表示,這些領域的相關性都蠻高的,AVM其實是為了績效評估、獎酬管理及智慧資本的研究資料而奠基的。iSVMS有策略和可與之結合的績效評估(包含財務、非財務、主觀、同儕比較之績效),協助企業導入制度後,任何想做的研究皆能從中取得數據作為支撐,相較於財務會計研究使用一樣的資料庫做研究而言,實際投入實務界才易引導出「差異化」的研究方向及議題,更能凸顯研究的「創新性」與「特殊性」。有關智慧資本之研究,也是根據實務產生的數據,才得以創新。其中智慧資本裡的「IT資本」和「創新資本」都很重要,而創新資本中的「社會資本」也很有趣,因為在部門、公司內、公司外都會衍生出很多非正式的「社會關係」。此外, AVM可產出顧客成本及利潤資料,長期累積,即得以從事「顧客生命週期價值」此重要研究議題。
考量研究議題時,吳教授會參考iSVMS的差異化體系,思考使用哪些公司的哪些數據,然後將數據串連,找出比較有趣味和有創意的研究議題。為此,吳教授著手構建iSVMS數據平台,從事跨領域之研究,並邀請具國際影響力的台灣、亞洲與世界各地的學者,運用這些特殊的數據從事差異化的學術研究。截至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管會數據依然付之闕如,吳教授抱持「共好」的信念,樂意提供長年累積的成果,讓更多人從事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管會研究,帶動國際管會領域的蓬勃發展。
 


給管理會計學者的建議

吳教授建議從三個方向訓練做起,第一是了解實務的語言,其次是將實務的語言轉換成學術的語言,第三是從實務產生的現象判斷其特殊性或是否具有學術研究的潛力。吳教授觀察到現今的管理會計學術界前兩項的訓練較為缺乏,因而與實務界產生鴻溝。因此,她積極鼓勵博士生及碩士生投入田野個案研究,補足實務的語言,了解管會背後的邏輯思維及理論基礎,建構扎實的管會研究根基。
對於管理會計研究,吳教授認為必須長期深耕、長期奠金字塔且長期創新,例如她所研究的:績效評估及獎酬機制,雖然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但每一個年代都可以產生不同的「創新議題」,一步一步地奠定此方面學術研究之長期根基。時至今日,管理會計已與跨領域加以緊密地結合,例如:管會與R&D管理結合、管會與供應鏈管理結合、管會與ESG結合、管會與行銷管理、管會與AI結合等都是未來的創新研究方向。
歷經以上三種訓練,奠定扎實的管會基礎後,吳教授還提供有意投入管理會計的學者幾個建議:
第一:要熟悉實務,盡可能閱讀商業雜誌、報章雜誌,以及有關企業界的成功及失敗因素的相關報導。
第二:要建構一個獨創的研究體系,而且越早建立越好。
第三:要盡可能設立較高的標準,以知名的國際期刊發表為努力目標。
第四:在研究的過程中,投稿、修改勢必會遇到重重的障礙,令人感到挫折和沮喪,這時必須堅持3個原則:1.「never give up」,永遠都不要放棄;2.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會助長放棄;3.「正向思考」,研究者沒有負向思考的權利。此三點是決心長期深耕管理會計學術研究的學者必須具備的三種心態,缺一不可。
第五:從事學術研究不能閉門造車,吳教授鼓勵研究者盡量參與國際學術研究社群,例如管理學者須多參加美國的Management Accounting Section Midyear Meeting、歐洲的management accounting學術社群或是亞洲等管理會計的社群,盡可能與國際管理會計研究者接觸,向他們請益,有了前人的經驗,初期做研究就不容易失敗。一旦學術研究議題及方向對了以後,就會在良性循環中運轉,懂得輕重緩急,明於進退取捨。管理會計研究就像人生的勝利習慣之養成,日積月累,必會孕育出勝利的方程式。
吳教授語重心長說道,研究必須走出「正道」。所謂正道,即是永遠沒有捷徑,唯有「努力」不斷深耕,勇往直前。一旦確定了大方向,就不要東張西望,筆直前進,努力突破困境,例如,確定從事管會與R&D結合的研究領域就專心致志地投入,熟能生巧,對這個領域會更有興趣,產生自信,心之所向,自然而然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及權威。可以說,人的才能是學習及訓練出來的,研究也是培養出來的,雖然付出的心血在剛開始可能不會馬上看到成果,但當耐心地堅持磨練,走上正軌後,終會享受開花滿枝頭,碩果累累的豐碩收穫。
 


結語

吳教授無疑是學術研究的長期耕耘者,不畏辛勞地在實務界播種,忍耐寒冬風霜,勤懇澆灌,屢敗屢戰,不氣餒也不放棄,冬去春來,嫩芽破土而出,茁壯成長,如今花開遍野,蔚然成林。
吳教授以自身的經驗,鼓舞學術研究的後進,「學術理論」與「實務運用」乃互為表裡,從中找到連結,就能走在正確的學術研究軌道上,在理論與實務互相衝擊及反饋中,創造出「差異化」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研究。總之,吳教授長期從事管理會計的「學術研究」與「實務運用」的緊密結合,因而有「智財權」的發展,截至目前為止已擁有三個專利權及11個IT系統,現在仍持續有專利權或IT系統的申請或開發之中。
吳教授能夠將「學術研究」、「實務運用」及「智財權」緊密地結合一體,是世界管理會計學者中少見的,因而得以在最近一年內獲得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AA)的三大獎項,且是世界唯一獲得此三大獎項之會計學者。吳教授已漸漸地達到她37年前剛回國時所立下之願景:將台灣管理會計在世界產生「重要」及「攸關」的影響力。